特朗普用稅收買就業,但失去的藍領崗位仍恐難挽回
文章编辑:ChinaGold 发布时间:2016-12-02 12:02:11
儘管特朗普還沒上任,不過他似乎已經給美國的工業帶來了轉機。美國瑪律蘭州巴爾的摩市的鋼絲製造廠Marlin Steel老闆Drew Greenblatt也許就是特朗普當選的第一批受益者。
在特朗普當選的第二天,他的工廠就立刻收到了大筆訂單,這些訂單價值足夠讓他再雇傭一批新工人了——這也意味著他又為美國創造了四個工作機會,也讓特朗普實現復興製造業的目標又前進了一步。
而在11月舉行的大選中,得到了失意的藍領工人支持,是特朗普最終能夠壓倒希拉蕊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的關鍵原因所在。此前,受全球話浪潮衝擊,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紛紛流向新型市場國家,國內的工廠工人面臨失業危機,正是這群人的倒戈把特朗普送進了白宮。因此,上任之後,特朗普也勢必會出臺傾向性政策來對支持了他的關鍵選民投桃報李。
不過,無論特朗普施行什麼政策,或是達成什麼協定,特朗普想要只靠工廠協議就獲得數百萬個工作機會還是不可能的。畢竟,太多企業把工廠放到海外,工作機會也就流失到了海外。
這周,特朗普的振興計畫又有了進展。空調製造商開利公司(Carrier)已經同意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分廠擴充招聘1100人,以此換得700萬美元的稅費減免。這也許是特朗普創造國內工作機會的第一步,然而,效果也許也並不會如人意。
特朗普召回海外工廠的第一步
今年二月,開利公司曾宣佈,他們計畫在2017年把工廠轉移到墨西哥蒙特雷市,這意味著很多工作機會也被轉移。當地工會領導人表示,開利公司給墨西哥工人的時薪只有3美元,然而在美國給美國工人的時薪需要付20美元以上,廉價的勞動力正是開利轉移工廠的原因。
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抨擊過開利公司這一計畫了。他當時宣稱,如果開利堅持這一計畫,他上任後就會對開利的進口產品徵收高額稅。開利公司是美國聯合科技集團下屬公司,而聯合科技集團非常希望和新政府搞好關係。去年,聯合科技集團從和政府的合作中獲得了68億美元的收入,而它的總年收入為570億美元
所以,候任副總統彭斯(Mike Pence)和聯合科技集團CEO海耶斯(Greg Hayes)簽訂了合同,開利集團在美國招聘工人,而政府會在未來十年給與開利700萬美元的稅費減免。這一協議也許是特朗普一系列召回海外製造業工作的政策的第一步。
除了增加美國就業機會,特朗普還承諾會削減企業稅收,減少監管規定,改革《平價醫療法案》,以及會採取一些其他促進商貿的措施。
不過,特朗普和開利的這一協議是否能夠推廣至其他企業,從而扭轉美國過去數十年工廠工作減少的局面?這還有待觀察。
特朗普難以找回數百萬就業機會
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在1979年達到頂峰,當時從事製造業的人數達到2000萬人。然而隨著產業自動化升級,加上海外勞動力更加廉價,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銳減了800萬人。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的資料表明,在2001年經濟蕭條後,中國帶來的競爭壓力也變得更大,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得更快了:在1999年至2011年間,美國有200萬至240萬的工作機會流失到了中國。
不過,儘管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下跌了近三分之一,但由於工業自動化、供應鏈管理優化等提高了生產效率,美國總體的工業輸出還是翻了一番。所以,美國製造業雖然工人變少了,但製造的產品量卻不減反增。
鋼鐵廠老闆Greenblatt認為,儘管美國製造業生產力的提高速度在近年逐漸放緩,但生產效率依舊在升級。這意味著無論特朗普和企業簽訂多少協定,美國也不太可能恢復大部分製造業崗位。
他說:“就算特朗普讓這些企業把工作機會轉回國內,這些職位的工作內容也將變得不一樣了。而且,美國現在的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太多了,所以能恢復的崗位數量肯定會比以前少。”
他還補充解釋道:“在中國,十多個工人手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,可能在美國只要靠一個工人用機器就能完成了。那麼這也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從中國找回10個工作機會。”
對於像Marlin Steel這樣的公司來說,在特朗普帶來的就業大潮中,要訓練大批新上崗的工人掌握工作所需的能力是一件難事。而政府就需要在其中出一份力了。
Greenblatt說:“我們需要付出成本來培訓只有初中或高中文憑的職工,讓他們能夠掌握數學技能,從而進行技術性的工作。我們不可能讓他們再去做以前那種不斷重複的低效的機械勞動了——那不是我們的未來。”